北向資金購買力度加大,關注機構一致性預期較高板塊
摘要: 01北向資金購買力度加大關注機構一致性預期較高板塊12日,A股縮量整理,三大指數均收紅,量能下滑至7000億元下方,題材股輪動速度進一步加快。林木、電信、汽車領漲,軟飲料、餐飲旅游、房地產等跌幅居前。
01
北向資金購買力度加大
關注機構一致性預期較高板塊
12日,A股縮量整理,三大指數均收紅,量能下滑至7000億元下方,題材股輪動速度進一步加快。林木、電信、汽車領漲,軟飲料、餐飲旅游、房地產等跌幅居前。雖然市場縮量,但北向資金加倉力度不減,12日凈買入95.45億元,連續7日加倉累計超500億元。業內分析認為,雖然北向資金仍在加倉,但做多信心并未成功累積,市場依舊是結構性行情。
題材股輪動速度進一步加快
12日,上證指數收漲0.05%報3163.45點,深證成指漲0.23%報11465.73點,創業板指漲0.51%報2458.49點,科創50指數漲0.02%報974.19點。市場成交額6800多億元??s量下,題材股輪動速度進一步加快。林木、電信、汽車領漲,軟飲料、餐飲旅游、房地產等跌幅居前。
軍工在成飛集團借殼上市利好刺激下表現不俗,通達股份(002560)、利君股份(002651)、恒久科技(002808)等漲停。由此帶動了工業母機等高端制造方向普遍強勢?!?a href="http://m.hastingsbrewworks.com/gegu/002576/" target="_blank" title="通達動力(002576)股票分析,新聞,資金流向,財務數據">通達動力(002576)、股吧】(002576)6連板,寧波精達(603088)漲停,華辰裝備(300809)、海天精工(601882)、福能東方(300173)等漲幅居前。而貴航股份(600523)、成飛集成(002190)卻因預期落空雙雙跌停。
多只高位抱團股12日再度走出兌現行情。全聚德(002186)、西安飲食(000721)、西安旅游(000610)跌停,人人樂(002336)、徐家匯(002561)、【天鵝股份(603029)、股吧】(603029)、安妮股份(002235)等個股跌超7%。年報預增成最穩健方向。凈利潤預增1388.52%至2053.60%,電子城股價四連板。年報業績預增75%-81%超預期,雙環傳動(002472)12日漲近5%。
北向資金連續7日加倉
在內資大幅縮量下,北向資金反而加大購買力度。數據顯示,北向資金12日成交895.42億元,連續兩日環比增長;全天再度單邊凈買入95.45億元,2021年12月以來首次連續6日凈買入額均超過50億元。1月以來,北向資金已累計加倉超500億元,2022年全年共計凈買入900億元。
“雖然北向資金仍在持續流入,但做多信心并未成功累積。此外,隨著年關將至,市場資金或出現觀望和撤離,市場成交久未釋放?!眹WC券建議當前操作多一份觀察,謹慎追漲。
華福證券分析稱,本周行情在縮量環境下板塊加劇了分化,受北向資金青睞的經濟修復主線持續演繹擴散,而以公私募機構資金為主的成長類則持續低迷,“卷”度不減。在愈發強烈的過節氛圍下,市場量能難有效放大,但也不能因為預期充分的事件(過節)而影響對經濟修復主線、年報預增主題的關注度。
逢低布局 切忌情緒化追高
對于12日A股指數的表現,源達投資顧問王玉倩從技術上分析稱,主板60分鐘級別上調整至MA30附近獲得支撐,但上方依舊面臨多條均線壓制,上有壓力下有支撐下還要關注方向的選擇。創業板指全天白線領漲黃線,說明創藍籌表現強勢。日線級別上在相對高位維持震蕩,短期觀察5日線的支撐力度。
“周四指數表現一波三折,尤其是午后指數回暖時個股情緒并未顯著提振,而且板塊輪動速度依舊較快,熱點渙散,操作難度依舊較大。因此,操作上建議繼續多一份觀察,逢低為主,切忌情緒化追高?!蓖跤褓贿M一步分析稱。
恒泰證券也表示,近期賺錢難度明顯增加,一旦追高就容易被套。其認為,只有根據輪動頻率比較高的板塊,從中精選股性活躍的概念股,然后逢低布局,等待輪動機會出現逢高派發。盡量不要選那些短線熱點板塊,而是選擇機構一致性預期較高,今年比較看好的行業板塊,從今年以來的盤中表現可以看出,信創、軍工、數字經濟、光伏下游、儲能、大金融、黃金等板塊參與輪動次數較多,可以多加關注。記者 陳慧
02
當升科技:業績增長超預期
當升科技(300073)預計2022年凈利潤22億元-23億元,同比增長102%-111%,略超市場預期。2022年第四季度實現凈利潤7.2億元-8.2億元,同比增長98%-126%,環比增長28%-45%。
從出貨端來看,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總出貨預計為1.8萬噸-1.9萬噸,環比增長15%左右,2022年全年總出貨6.6萬噸以上,同比增長40%以上;常州二期5萬噸高鎳三元產能預計在2023年一季度末全部釋放,四川合資公司1萬噸產能2023年上半年釋放,預計2023年出貨有望達10萬噸以上,維持50%增長。從盈利端來看,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單噸扣非利潤仍維持3.9萬元左右,環比持平,其中匯兌收益相比去年三季度下降,主要系公司客戶結構優異,海外銷量占比達到70%。
2023年,公司受益于美國市場增長,預計SK及北美大客戶貢獻主要增量,海外客戶占比持續提升,預計單噸盈利仍可維持2萬元以上,仍好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公司以華友、中偉合作方式鎖定上游低價鎳、布局電池回收,并攜手中偉、【四川路橋(600039)、股吧】(600039)布局鐵鋰,拓展新利潤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