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發展綠色金融 上海農商銀行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摘要: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會議即將召開,上海農商銀行作為全國36家簽署《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宣示》的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之一,積極貫徹落實“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會議即將召開,上海農商銀行作為全國36家簽署《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宣示》的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之一,積極貫徹落實“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持續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高度,充分發揮金融在實現生態友好、可持續、綠色、包容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近年來,隨著申城城市化發展加速,兼具觀賞性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濕地在支撐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城市化過程中如何協同濕地保護修復已成為城市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議題。
經過改造的廊下郊野公園以“生態、生產、生活”為主題,以“農村、農業、農民”為核心,集生態保護、現代農業、科普教育、文化體驗于一體,成為申城首個對外開放的郊野公園,也成為廣大市民休閑娛樂、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上海農商銀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不僅限于申城,還延伸至長江流域。2022年,上海農商銀行參與投資“長江流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專題“債券通”綠色金融債券,發行期限3年,募集資金以長江流域系統性和生態整體性為考量,專項用于水污染治理、農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水資源節約、生態系統修復等綠色產業項目,以金融力量保護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助力沿江流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減排化學需氧量2.78萬噸、生化需氧量1.11萬噸、氨氮0.25萬噸、二氧化碳39.4萬噸,節約標準煤16.88萬噸。
從城區到遠郊、從申城到長江,上海農商銀行將始終牢記金融機構的責任與擔當,堅定履行“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不斷探索創新生態友好型金融服務,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家園增添一抹綠色。
(企業推廣,僅提供參考)
多樣性,生物,生態
